8家央企无一干净:当前中央企业中的腐败现象,已绝非个别企业、个别人的问题;解放军开展为期一年财务大清查,,着力纠治财经违规违纪问题。
中央巡视组2014年第三轮专项巡视所涉及的8家中央企业反馈情况公布完毕,“权钱交易”“利益输送”“链条性腐败”等在反馈中反复出现的措辞,令社会各界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央企业中“腐败蔓延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”这一严峻现实。
已非个别企业、个别人的问题
从此番8家中央企业巡视反馈情况看,当前中央企业中的腐败现象,已绝非个别企业、个别人的问题。
“利益输送”“亲属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”“关联交易”等措辞在中央巡视组反馈情况中反复出现,靠山吃山、靠船吃船、靠油吃油问题普遍存在、花样百出:
在南航集团,中央巡视组发现,营销领域贪腐问题多发,协调航线、编排航班、客货销售存在权钱交易、利益输送;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不严格,存在买官卖官、带病提拔……
在神华集团,中央巡视组发现,一些企业领导人操控重点合同煤审批权谋取腐败“黑金”,形成较大寻租空间;煤炭灭火工程存在利益输送“黑洞”,形成“链条式”腐败……
在中国石化,中央巡视组发现,不同层级、不同板块经营管理人员利用掌握的资源和平台,在工程建设、物资供应、油品销售、合资合作、海外经营中搞利益输送和交换……
“被巡视的央企无一例外都发现了问题。一批‘国企蛀虫’隐藏其中,吃里扒外、损公肥私,蚕食国有资产,已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。”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。
有些监督机构何以“形同虚设”?
尤其值得警惕的是,中央巡视组发现,在一些央企,部分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严重缺失,既存在监督不力和形同虚设问题,又存在个别人掩盖腐败和自身腐败问题。“落实‘两个责任’不到位”“监督管理失于宽软”等措辞也在多家央企反馈情况中出现。
“监督缺失是腐败分子无所顾忌、腐败问题得以如此猖獗蔓延,并且长时间存在、对国有资产构成巨大流失威胁的重要原因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。
据记者了解,央企内监督力量主要包括纪检监察和董事会监督两部分,从机构设置上看,央企集团及下属公司均设有不同层级的纪检监察机构,112家央企中已有74家建立起以引入外部董事为特征的董事会制度,监督机制看似已经较为完备。
然而,为何没能遏制住这些层出不穷的腐败问题呢?过往案例显示,驻企业内纪检组织通常缺乏足够独立性和强大后盾,尤其是在已形成“链条式”腐败的企业中,部分纪检干部要么成为腐败链条上一分子,要么就是被排挤在外,无力监督。
至于董事会监督,多位业内人士直指,在“内部人”控制较为严重的央企中,外部董事较为弱势,能说上话的通常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,更别说监督腐败问题了。
鞭策监督机制改革“快马加鞭”
央企里的腐败问题,与企业领导干部个人政治觉悟、为官修养有关。但从逐步暴露出来的情况看,制度漏洞不能回避。
应该看到,央企里存在的严重腐败,与过往国企改革不彻底存在关联。
问题的暴露,恰恰是改革的契机。要想彻底遏制住国企腐败,一方面必须依靠持续的高压,不断查处;另一方面又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高压,如何“奔着问题”引导改革,尤其是在腐败持续存在、一批腐败分子依然隐藏在企业队伍中的情况下,如何“标本兼治”营造出不能腐、不敢腐、不想腐的环境,依然是紧迫又棘手的问题。
一些制度性的改变正在发生。日前通过的《中管企业纪委书记、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(试行)》等文件,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,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,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;而在此之前,为保证纪检工作的独立性,国资系统也已落实纪委书记(纪检组组长)不分管其他业务,确保专司纪检监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