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组成部分,是对我国货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。普通纪念币的发行既结束了我国建国35周年来没有发行过纪念币的历史,也完善了流通人民币的券种结构。30多年来,普通纪念币经历了从无到有,从不规范到规范,从易到难的不断完善、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,逐步形成了多品种、多系列、多材质共存的普通纪念币体系。
人民币自1948年面市,经过35年的发展,到上世纪80年代已具备了自主生产能力。水印专用纸张自给、接线印刷技术的应用让我国彻底摆脱了依赖外国印钞技术的历史。但发行纪念币无论是对造币人,还是广大民众来说,都是一个新生事物,纪念币的制作、发行、流通管理等都在摸索中前行。由于信息传播较慢,人们对纪念币的关注度低。
这一时期的特点是:纪念币发行量小,每年只有1-3套,10年间只发行了19套,共计29枚纪念币;信息发布不规范,公众对纪念币的关注度低。
经过10年的磨练,我国纪念币发行进入规范成熟期,发展速度突飞猛进。这一时期的特点是:信息发布更加规范,发行量固定,发行种类多,系列币形成规模。
具体表现是,从“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币”开始,发行信息的全部以公告形式发布,每种纪念币的发行量基本固定在1,000万套,特种纪念币发行量固定在600-800万套,只有港澳回归、周恩来、刘少奇三种纪念币的发行量达到了2,000万套。每年纪念币发行套数固定在2-7套之间。2003年创我国纪念币发行历史之最,当年共发行了7套纪念币。13年的时间发行普通纪念币47套,共计54枚,比前10年增加了一倍。相继出现了伟人、珍稀动物、世界文化遗产、贺岁等系列纪念币。
这一时期也是钱币收藏热兴起的年代, 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第一个普通纪念币收藏高潮,古玩市场纪念币摊前人头攒动,价格直线攀升。“香港回归纪念币”刚一面市收购价格就翻了一倍多,接近50元。21世纪初随着股市热的兴起,纪念币收藏遭遇第一个寒冬,香港回归纪念币的回收价格跌破面值,只有十几元钱。
以上价格均采集自现货市场,此价格仅供参考,对参与投资不具有指导意义。
以上内容为邮币卡方面知识介绍,对参与邮币卡投资不构成引导,如有不准确之处,欢迎来电指正。
本中心特别提醒交易会员理性投资,控制风险!